1、“形而上”、“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
2、《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资料图】
3、”“道”是“方法”、“道路”,也就是问“器”是“如何”、“循什么道路”、“按什么方法”成“器”的。
4、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
5、以未成形为形而上,已成形为形而下。
6、《易传》提出这一概念后,在中国哲学史上逐渐被哲学家引申为表述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源和派生物的范畴。
7、关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汉唐以来的哲学家对此展开了长期的争论。
8、王弼等玄学家和宋明时期的理学家都认为形而上的东西先于并决定形而下的东西。
9、朱熹说:“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
10、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
11、”相反,唯物主义者认为,形而上的东西不能脱离形而下的东西存在。
12、王夫之认为,“有形而后有形而上”,反对玄学和理学对“形而上”、“形而下”的唯心主义解释。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