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现场
水闸石构件
交汇点讯 2月9日,记者从南通市文广旅局获悉,南通市崇川区顺堤河地块明清时期水工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通过省文物局验收。验收意见认为,此次考古发现的水闸石构件和清代古船具有重要价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次考古发掘共发现古河道1条、石构遗迹1处,出土文物标本154件(套),其中清代早期古船1艘。古船全长9.9米,最宽处3.1米,舱深1.1米,初步判断为清代早期内河货运平底沙船。专家认为,此次考古发现为研究古船结构和南通航运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对推动南通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青花瓷碗
顺治通宝铜钱
兽面纹瓦当
顺堤河地块明清时期水工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分为木、瓷、陶、铁、铜等质地,其中以清代早期木质古船最为重要。古船位于河道内北壁,船头朝西,船尾向东,平面呈长条形,中部略外弧,是方头、方梢、平底并带有舷伸甲板的木质船,全长9.9米,最宽处3.1米,舱深1.1米。古船保存情况较好,由底板、舭板、身板、甲板、搪浪板、舱壁板、主龙骨、走马龙蛇、舱口围板等部分组成。船底板和甲板所用是杉木,船舱木料为杨柳科的阔叶材。根据古船形制与结构判断,该船为清代货运平底沙船。
据专家介绍,沙船为中国古代的四大船种之一,是适应长江口多沙平缓水域特点而诞生的船种。南通自古有渔盐之利,江海、内河捕捞、运输普遍使用沙船。结合船舱内出土的“顺治通宝”铜钱判断,古船的年代应为清代早期。根据船舱内出土的木质滑轮构件以及船体的形制判断,应属内河货船。
清代古船
“南通因其江海之交的区位和特殊自然地理面貌,很早就有航海活动,是沙船的发源地之一。”民盟南通市委副主委、地方文史专家赵明远认为,通州、海门沿海一带产生了航海技术高超的船工、具有冒险精神和商业头脑的船户,他们凭借沙船技术优势,承揽海运、冒险奋斗,逐步壮大起来,在清前中期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通海帮”,成为最早走出南通并名噪一时的“通商”商帮。明代水闸遗址和清代古船的发现,对南通地区长江江岸历史变迁、保坍治水、江河航运史和古船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通讯员 张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贲腾
编辑: 严磊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